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地方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创新非遗文化的职能,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主阵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 苏州城市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98年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坐落在自然环境优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苏州古城。作为苏州市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理念,以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发挥学校助力地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用,主动对接苏州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要求,多方合力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立德树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丰厚、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依照“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历史文化的重要要求,2023年9月,学校与专门职业学校、剧团、馆院、企业等合作,共同成立了苏州市评弹人才培育联合体和苏州市昆曲人才培养联合体,在艺术类学科专业建设、教育科研、教师发展、人才贯通培养、学生实践实习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形成共建新模式,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校地双赢”的新格局,强化系统思维,统筹“物”的保护、“艺”的传承、“人”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和输送大批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的高素质非遗人才。 学校充分利用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优势,挖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积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专题”“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促进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文化传承项目等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中坚力量。鼓励师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明确定位 凸显地方戏曲特色 苏州市非遗资源丰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个,国家级别项目33个。非遗传承人体系相对完善,国家级别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0名、省级传承人143名、市级传承人464名。昆曲、苏州评弹、苏州滑稽戏、苏剧等地方戏曲类国家级别传承人13名、省级传承人19名、市级传承人102名。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是首批国家级别非遗名录项目,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素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苏州评弹、苏剧、滑稽戏也分别为首批、第三批国家级别非遗项目。 学校作为苏州市属本科院校,充分认识非遗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意义,对标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立足苏州,聚焦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戏曲类非遗项目,挖掘苏州戏曲艺术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把非遗技艺传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把引进非遗人才纳入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戏曲大师、传承人的带动作用,鼓励学生学习非遗文化、研究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举办各类戏曲活动,如昆剧苏剧艺术讲座、折子戏演出等,让师生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提升对地方戏曲文化的认识水平和兴趣。将戏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中国古典戏曲文化”“戏曲赏析”等课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的历史渊源、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戏曲文化。积极推动戏曲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鼓励师生进行戏曲创作和表演实践。通过举办戏曲比赛、戏曲文化节等活动,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表演潜力。 科学谋划 推进非遗人才培养 学校深入研究苏州非遗发展布局,紧盯薄弱环节,聚焦突出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着力夯实非遗人才培养发展基础,遵循非遗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一体、两面、三进、四融通”,系统推进非遗人才培养,激发人才活力。 “一体”即苏州曲艺戏剧类非遗传承创新联合体。2024年5月,苏州曲艺戏剧类非遗传承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成立。这起源于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关键词,以昆曲和苏州评弹为核心,辐射苏剧和滑稽戏等苏州地方戏曲非遗项目,联合苏州市艺术学校和苏州评弹学校,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苏州市评弹团、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等剧院团所,以及相关龙头文化企业而成立。联合体整合“地方政府部门—高校院所—表演团体—专业学校—研究机构—相关企业”的特色资源优势,围绕传承、传播、研究、创新,以戏曲非遗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非遗平台建设、品牌推广与活动举办、关键技术与学术研究为重要任务,促进苏州市曲艺戏剧类非遗生态性保护、活态性传承、创新性发展,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苏州经验”,打造生态型、具有辐射性的“苏州品牌”。 “两面”即面向地方非遗传承发展的需要和学校推动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苏州市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设、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和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缺少包括昆曲在内的传统地方戏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急需更高层次的教育介入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吸引更多学生选择戏曲类专业。新文科提倡的跨学科交叉融合与非遗复杂多样性相契合,学校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历史学、文学和考古学等学科交叉融合。2024年5月,学校发布新文科建设方案,以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文科人才为目标,将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加强曲艺戏剧类非遗传承创新联合体建设,打造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建设苏州非遗“数实融合”创新人才实验班,加快建立与苏州市非遗部门、国家非遗保护中心、院团剧所、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引入人才培养过程,联合打造高素质非遗创新人才。 “三进”是推动非遗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体系化、常态化开设“苏州评弹赏析”和“昆曲赏析”等非遗通识课程,以知识讲座、经典剧目导赏、实践技艺互动教学、展演为主题,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平等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强大的价值塑造功能,能有效推动课程思政与现实有机结合。学校编制出版教材,将零散的非遗知识整合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供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探索编写“昆曲评弹”系列数字化教材,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地展现非遗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拽、答题等方式与教材内容进行互动,激发学习兴趣。邀请戏曲大师、知名艺术家、专业学生带来昆曲、折子戏、苏州评弹等展演,在古老的苏州曲艺戏剧非遗文化和充满朝气的现代校园之间搭建起坚固而通畅的桥梁,让更多大学生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走进戏曲的奇妙世界,感受其魅力,进而成为传承与弘扬苏州曲艺戏剧文化的新生力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听苏州声音”“品苏州人文”“话苏州风采”等活动,鼓励新生走进剧场沉浸式体验昆曲、评弹艺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融通”是实现人才培养、教师团队、管理人员、资源场地的融通。建立职普融通机制,2023年9月,学校与苏州评弹学校、苏州市艺术学校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相互融通,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拓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联合其他院校及企业成立苏州市评弹人才培养联合体、苏州市昆曲人才培养联合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建立兼职教师聘任机制,聘请8名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家为兼职教授。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打造“非遗传承工坊”和“名师工作室”,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系统地传授非遗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理论等内容,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或技艺大师队伍中的教师示范非遗技艺的操作流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传承非遗技艺。坚持校领导之间互访机制,学校和两所附属艺术学校之间定期互访,推进任务落实,部署重要事项。建立部门常态化沟通机制,形成管理互学互看机制,确保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部门之间沟通顺畅。共建戏曲主题文旅融合实践基地,面向游客开展戏曲表演、体验和教学等活动。搭建参赛平台,打造涵盖戏曲艺术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促使学生将现代元素与非遗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作品。 近年来,学校在构建政校企联合体、创新戏曲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机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非遗传承人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沈瑛 许宜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