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 星期一
吉林工商学院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我国对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吉林工商学院依托吉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致力于培养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在深入推进旅游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吉林工商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强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区域特色资源的融合,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创新举措,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为了适应新时代旅游产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吉林工商学院与区域内知名旅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了长效的产教融合机制。学校通过与旅游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共同设计和运营实习项目,将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工作场景融入学生的实践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锻炼,了解行业动态和岗位要求,逐步实现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同时,学校还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定向培养,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企业岗位要求直接挂钩。此外,学校将校企合作全面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地提升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职能,最终实现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目标。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吉林工商学院旅游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构建“理论+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首先,吉林工商学院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平衡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技能的操作性。例如,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景区管理等学科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背后的实操逻辑。在实践环节中,设置课程实训、校外实习以及模拟企业运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场景。其次,学院紧跟旅游行业发展前沿,引入新的行业动态、技术和政策等内容,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最后,学院采用了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以及问题导向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吉林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进一步强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助力专业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区域特色资源的融合

  加强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区域特色资源的融合是吉林工商学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整合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吉林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了专业特色,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首先,积极引进国际化教学资源,提升专业的全球化水平。学校设置中英双语课程,将国际先进的旅游理论与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如开设“全球化旅游管理”“跨文化交流与服务”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化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理念。其次,充分发挥吉林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突出专业的地域特色。吉林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和长白山生态资源等,这些都是开发特色课程的宝贵素材。学校围绕“东北文化与生态旅游”“冰雪旅游管理”等主题展开教学,将吉林独特的地域资源转化为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理解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特点,设计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化教学案例。例如,通过长白山旅游开发或冰雪节品牌塑造等,提升学生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认知和开发能力。引导学生研究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冰雪旅游体验,或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地域文化旅游线路。支持学生利用现代旅游发展理念和技术,参与到地方旅游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的实践中去,为吉林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吉林工商学院通过打造“国际化视野+本地化实践”的办学特色,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还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吉林工商学院深入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及社会认可度,为实现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奠定基础。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力导向的成果评估和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有效结合,吉林工商学院不断优化专业建设路径,实现专业的持续改进与高质量发展。首先,学校以教学质量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动态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通过综合考虑企业反馈意见、学生就业情况和行业认可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学校定期收集学生所在实习企业的评价意见,了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能力的达成情况,以此改进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追踪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职业发展路径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评估专业培养的社会适配性,为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其次,学校推行以能力和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该评价机制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成果产出为导向,聚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关键指标。例如,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表现、项目成果、创新能力等维度,制定细化的评价标准。学校将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中的具体表现,如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内容纳入学分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是为了当下教学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学校通过将多元化评价机制融入日常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可在动态调整中实现持续改进。

  吉林工商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强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区域特色资源的融合,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全面提升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质量,还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打造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杆专业,为实现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唐亮 赵凌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唐亮 赵凌冰2025-01-06 吉林工商学院 2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