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是河南省中部处于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期的地级城市。平顶山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平顶山师范学校,1984年改为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升本以来,全校师生员工锚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奉献、追求卓越”的平院精神,坚持在地方、为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引领地方,在校地共生共融、共兴共强中,打好地方牌,做强应用型,跻身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前列,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材料与化工、机械、教育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闯出了一条中部欠发达非省会城市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好地方牌 深化校地同频共振 围绕地方产业需求建设学科专业,夯实服务地方发展的“四梁八柱”。平顶山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力推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构建了“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全球完整的大尼龙产业链,以尼龙新材料为核心主导产业建设“中国尼龙城”,实现了从一块煤到尼龙新材料等煤基产业链的裂变;依托全国重要的特宽厚钢板研发制造基地、1000千伏超高压电器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的优势,壮大特钢不锈钢和电气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同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等四大新兴产业强势跃升。平顶山学院坚持“地方高素质人才培养主阵地、地方产业科技创新生力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的角色定位,主动对接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化工与新材料、智能电气与信息、医疗康养、文创与传播、教师教育、现代服务六大学科专业群,紧紧围绕平顶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方式转变发展需要,推动“学科—专业—产业”深度融合。近年来,以“四新”建设为引领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撤停低质过剩专业16个,锻强提质优势专业31个,重塑升级传统专业17个,扩面培优新兴专业11个,培育布局未来专业4个。深入实施“一群一区服务行动”,每个学科专业群至少对接服务一个产业集聚区(或县区),开展“万人助万企”,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顾问”“科技副总”选派计划,与平顶山市高新区开展“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等,构建“双向融合、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双向提升”的校地互动格局。 推动政产学研共建产业(行业)学院,建强校地同频共振载体。把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强学科专业的重要载体,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共建,建成全国首家鲲鹏产业学院、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尼龙新材料学院”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学院”、2个省级特色行业学院“智能电力装备行业学院”和“能源电子信息行业学院”、1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学院“陶瓷工业设计学院”。依托产业(行业)学院,建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协同创新平台300多个,以平台汇聚多方人才、资金、设备、技术、场地、项目等资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以河南省实验室“尧山实验室”为引领,校地共同打造系列高能级科创平台。面向国家材料强国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尼龙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研究,平顶山市政府部门主导,平顶山学院联合河南省科学院牵头组建河南省实验室“尧山实验室”,为河南省万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平顶山市打造“材料之都”提供重要支撑。服务、支撑平顶山市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创新需要,校企共建河南省高压智能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超声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服务、支撑平顶山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校企共建河南省伏牛山药用资源利用与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慧医疗物联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大气颗粒物(PM2.5)分子多维拓扑及致癌特性分析国际联合实验室。传承创新中原陶瓷文化,助推平顶山市陶瓷产业发展,校企共建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鲁山花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高能级科创平台有力推动校地协同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近3年,开展科技助企项目567个,到账经费达1.9亿元。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术;首创了多维超声ELID复合高效镜面磨削技术体系与精密磨削装备;突破直流大电流开断技术瓶颈,攻克了高载流密度下电接触系统持续稳定通流技术难题;开发的地网腐蚀与定位检测、局部放电智能巡检等系列化检测装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研究和传播的捶丸运动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2024年受邀参加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展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甲辰版》栏目特别节目《天行健》的录制。 做强应用型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坚持需求导向,“招—培—就”联动开展“入学前、在校中、毕业后”产教融合全周期人才培养。对接行业标准和岗位群能力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开发应用型课程、引进行业课程、共建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有效对接。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六个对接”,推进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团队、共建课程、共建平台、共管教学过程、共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发展一体化、学生能力产出评价多元化。近3年,培养专业水平高、产学研用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578人,聘请行业专家300人,打造了校企一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校企共建教学团队201个,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库200套,与企业共建、共同讲授应用型课程329门,共同编写教材43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剧本写作教程》获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 全面实施“项目化+导师制”,提升人才培养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匹配度。健全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课内课外贯通培养,所有教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共享,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吸纳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创新创业就业训练、学科竞赛等。全面实施“项目化+导师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职业发展规划分别选择学术创新型、创业复合型、就业应用型项目及相应的导师,因材施教,力争使每名学生都至少跟一名导师,每名导师都至少带一名学生。以“创意—创作—创新—创业”为教育主线,让学生通过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兴趣导向性的项目,引导学生实现“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飞跃,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深造有基础、就业有能力、创业有潜力,努力“让普通学生变优秀、优秀学生变卓越、每个学生都出彩”。近3年,学生获国家级别学科竞赛奖励数百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奖励4项。毕业生就业职业与专业相关度平均达76%以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达9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7%以上。 发扬平院精神 汇聚改革创新合力 一代代平院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形成平院精神浓厚的浸润氛围。一代代平院人在65载筚路蓝缕办学历程中铸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奉献、追求卓越”的平院精神。1959年办学初期,学校经济非常困难,校领导带头参加劳动,打井取水、发动师生自种南瓜红薯,共克时艰。1984年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全校师生在新校区白手起家、劳动建校,实现了新校园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入住、当年按时上课。2004年学校升本前,教师们在刚刚建起的新校区,用小铲子一点儿一点儿地清除地面上的污渍,用洗衣粉把校园主干道一寸一寸地洗涤干净,不计报酬、毫无怨言。2012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时,在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加强建设,给评估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汇聚起全校上下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强大合力。 构筑平院精神“知情意行”传承弘扬体系,激发全校师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热情与活力。把平院精神写入学校章程和规划,通过历次党代会、教代会、教育教学工作会等重大会议不断筑牢平院精神之基。把校史馆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新进教师入职、新生入校都要到校史馆参观学习,通过校史馆展示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广大师生知校史、明校情、强责任,传播励志故事,唱响平院精神,彰显平院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和独特文化魅力。在争先创优中践行平院精神,学校2014年入选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入选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众志成城,坚持“向美、向学、向上、向阳”的价值追求,抢机遇、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彰显了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连续3次在河南省教育部门组织的省示范校建设工作年度考评中获评A等,示范校建设经验向全省推广。先后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一流本科课程44门。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和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近3年,获批立项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等省级立项建设教材10部,获河南省首届教材建设二等奖教材2部。完成国家、省级新工科、新文科项目4项,立项各类省级教研教改项目75项,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获省级医学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 平顶山学院扎根地方办学,在校地共生共融、共兴共强中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先后入选国家教育部门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平顶山学院2.4万余名师生员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郭秋平 高向丽)
|